走进大梨树
——驻朝鲜使馆国情教育之考察辽宁凤城大梨树村
2009-08-03 16:36

  作为国情教育考察的一部分,近日,驻朝鲜使馆组织部分馆员参观了有“全国文明村”之称的辽宁凤城大梨树村。在这里,外交官们亲眼目睹了祖国边疆蓬勃发展的崭新面貌,感受到了祖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跳动脉搏。

  大梨树村位于凤城市郊10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村民4800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大梨树村在村党委书记、连续四任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的带领下,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实施集体经济、产业富民、生态建村的发展战略,使一个昔日“三靠”式的贫瘠落后山村,发展成为固定资产达3亿元、集体收入突破5千万元、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辽东第一村”,走出一条集体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成功之路。

  走进村委会,大梨树村成长历程和发展成就一目了然。村党委书记毛丰美热情地与驻朝鲜使馆的馆员们进行了座谈。毛书记诙谐生动的语言、朴实无华的观点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掌声不时响起。这位将大半生贡献给大梨树这个山沟乡村的人大代表,把三十年的发展经验总结成精辟的几条。

  毛书记说,大梨树的成功,一是集体经济的路走对了。大梨树走的是大寨的路,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现代版的大寨。大梨树早先是一穷二白,他干书记没多久,看到包产到户在改善村民生活方面成效不明显,就号召村民尝试从包产到户重新回到集体经济,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在市场中杀出了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现在看来这条路是对的,大梨树目前纯财政达1500万元,形势好的时候达到3000多万。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走集体之路的决心更加坚定了。这样就调动起了农民的积极性,更加积极地投身建设,不再向国家等靠要。

  第二是要坚持一个“干”字精神。谋生存,求发展,光靠喊口号绝对不行。毛主席说过,要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小平同志有名言,不干半点儿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大梨树也要讲——不干什么都没有!这是大梨树三十年取得成功的唯一秘诀。在干字精神指引下,大梨树万亩荒山变成水平梯田和万亩果园。在大梨树没有8小时工作制,在创业时期,全村经常发起千人以上的“大会战”,夜以继日地干,多一分苦干,就早一日致富。

  毛书记说,第三还要善于“巧干”,大梨树注重文化兴村,从文化中发掘财富。80年代初,他刚当上村书记时就带领村支部大胆开拓,通过当时还被认为是“投机倒把”的农产品贸易,首先解决了村干部的工资问题,尝到了搞活的甜头。早年大梨树发展集体果园,但在市场中没有明显优势,一度十分困难。经过摸索,大梨树逐渐开辟了一条农业旅游经济之路,吸引城里人到树里摘果、休闲、垂钓、娱乐,取得了成功。今天的大梨村集农、工、旅游于一体,既是“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有万亩果园、药王谷等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又是全国最大的五味子标准化种植基地和产业试点村,五味子产量和品种居全国前列;大梨树还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建有别具风格的仿古新村、现代别墅区。此外,还荣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和共青团中央“全国优秀青年中心”荣誉称号,被全国村长论坛评为“中国十大特色村”。

  随后,馆员们参观考察了大梨树的五味子集散地、农业生态旅游景区等几大主要产业区块。在万亩果园,漫山遍野的果树像绿色海洋一般迎风舞动,掀起万顷碧波,令人神往,大家不由得感叹荒山变果园的苦干精神。在大梨树村的文化圣地——“干”字文化广场,我们再次领悟了大梨树成功的答案。这里的人民以朴实的语言诠释着改变命运、创造新生、造福后代的真谛,那就是弯大腰、流大汗的苦干精神,重规律、求实效的实干精神和讲科学、闯市场的巧干精神。大梨树的成长和奋斗,又何尝不浓缩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百年拼搏和发展的历程。真抓实干,弯腰流汗,尊重规律,科学发展,相信这是奋斗在外交一线的我们此行学到的最重要国情和获得的头号财富。